由廣東省作家協會、廣州市文學藝術界聯合會主辦的陳殘云學術研討會25日在廣東文學館召開,來自北京、湖南、海南、新疆以及廣東本地的專家、學者齊聚一堂,共同研討陳殘云的創作經驗,傳承其文學精神。
圖為陳殘云學術研討會現場。孫秋霞 攝
1914年,陳殘云出生于廣州白云區石馬村一個貧窮的農村家庭,他在廣州長大,在香港當過店員,也曾輾轉于新加坡、馬來西亞等地,是新加坡歸僑,其創作的長篇小說《香飄四季》《山谷風煙》《熱帶驚濤錄》、電影《珠江淚》《羊城暗哨》《南海潮》最為著名。
陳殘云的長篇小說《香飄四季》誕生于20世紀60年代初,他創造性地將雋永的自然風光、濃郁的鄉土氣息與“為時而作”的深刻主題有機融合,在新中國紅色文學譜系中別開新風,被譽為“珠江文學的典型代表”。
中國作協原副主席陳建功表示,他在《香飄四季》里讀出了栩栩如生的人物、清幽恬淡的水鄉風情以及優美簡潔的文學語言。“陳殘云先生從不回避時代,當事關家國命運,他毫不掩飾與人民共悲歡的表達,他的表達絕不凌空蹈虛,而是來自心靈深處的采擷。讀陳殘云的小說是享受,讀他的散文同樣啟發良多。”陳建功說。
據了解,《香飄四季》是陳殘云到當時的東莞縣掛職任縣委副書記,他與農民同吃、同住、同勞動,最終創作而成,當地民眾稱他為“赤腳作家”。
廣東省作協黨組書記、專職副主席張培忠表示,正是這種卷入生活的拼搏精神,陳殘云最終創作出《香飄四季》這部深刻反映南方人民在黨的領導下發展經濟、改天換地的長篇小說。他強調,作家要像陳殘云一樣堅持創作必須從生活出發。
北京大學中文系副教授叢治辰認為,陳殘云的創作可以被稱為中國新文學的廣東樣本,他對嶺南風土人情的描寫,表現了嶺南人民的生活實景,這些作品具有發自生活深處的文學芬芳。他表示,陳殘云始終秉持廣東務實的文學傳統,他的寫作緊貼人物,關懷人物糾結、茫然的命運。
在中國當代著名作家中,陳殘云是少有的兼詩人、小說家、電影劇作家于一身的文壇前輩。中山大學文學系教授陳希表示,陳殘云的詩歌創作有一個重要的變化,早期他是象征派的詩歌風格,后來他轉向了現實主義的創作。他的小說創作也具有非常重要的價值,他對筆下的農民有非常深刻的認知。 (記者 孫秋霞)